近日,广东顺德等地相关部门发布预警,伊蚊传播导致多地确诊病例超 2000 例,引起多地强烈关注。
基孔肯雅热是什么?
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主要通过伊蚊(身上有黑白花纹的“花蚊子”)叮咬传播,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可能感染发病。潜伏期1-12天,会有急起高温,剧烈关节痛、皮疹瘙痒等症状,并伴随头痛、恶心、呕吐、畏光等症状。但重症率低于1%,多数患者一周内可康复。
伊蚊威胁再认知——PCO必须熟知的三大特性
外形好认体型较小(约5 - 7毫米),体表有黑白相间的花纹(如同穿了 “斑马服”),腿上有白色环纹。时间反常和普通蚊子(大多在夜间活动)不同,伊蚊白天活跃,尤其喜欢在 “早八”(日出后 2 小时)和 “晚五”(日落前 2 小时)出来活动。毒性更强伊蚊是登革热、寨卡病毒、基孔肯雅热等传染病的主要传播媒介。世界卫生组织(WHO)数据显示,全球每年约 5000 万人因伊蚊感染登革热,其中约2.5%的重症病例可能致命。
伊蚊爱“住”在哪里?这些场所需要重点清理!
伊蚊幼虫(孑孓)必须在小型积水中发育,所以,商业场所的这些角落最容易成为它们的 “产房”:“防”“治”结合专业防控这样做
个人防护
☑居家情况下安装纱门、纱窗,睡前使用蚊帐;
☑适时用蚊香、灭蚊产品杀灭成蚊,清理卫生死角;
☑清晨和傍晚(伊蚊活跃高峰)穿浅色长袖长裤,使用驱蚊产品,并避免在树荫、草丛、积水处久留。